田宫俊作先生的离世,像一颗石子投入我记忆的湖面,荡起层层涟漪,将我带回那段与田宫模型紧密相连的青葱岁月。最初在模型群中惊闻噩耗,我的思绪仿佛凝固,一种童年被抽离的失落感油然而生。田宫俊作,这个在模型界如雷贯耳的名字,不仅仅是一个名字,更代表着一个辉煌的时代,承载着无数模型爱好者的美好回忆。
回溯至上世纪90年代初,小学时代的“四驱车”热潮席卷而来,年少的我自然无法抵挡这股机械魅力的诱惑。我的四驱车在校园比赛中崭露头角,随后更是在区级比赛中取得佳绩,最终挺进市级决赛。虽然决赛败北,未能战胜那些装备了改装零件的“氪金玩家”,但那份自豪感依然在心中激荡许久。直到多年后,我才了解到,这场风靡全球的“四驱车”浪潮,其幕后推手正是田宫俊作。
我对田宫模型的最初印象,源于《兵器知识》杂志刊尾的广告。那些栩栩如生的飞机、坦克、军舰模型,犹如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,为无数懵懂少年开启了无限的遐想空间——原来玩具可以如此精细逼真,这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!然而,动辄几十上百甚至数百元的价格,却又让我们这些囊中羞涩的小学生望而却步。在那个普通工人月工资仅有一两百元的年代,这些高端模型无疑是金字塔顶端的奢侈品,只能远远观望。
展开剩余82%1995年,正值二战胜利50周年,一股军事历史的热潮席卷全国,大大小小的军事模型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我所在的五线城市里,也出现了一家规模最大的模型店,它成了我们这群学生党的“根据地”。店老板的儿子与我们同龄,大家平时一起玩的多是环球、福万等品牌,以及一些杂牌模型。某天,老板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们,受两位“土豪”买家的委托,他进了一批“高档货”,让我们开开眼。随后,他拿出了几盒来自“南韩和日本的进口模型”——爱德美的1/35兵人和1/72飞机,而真正的压轴之作,则是两盒田宫的1/35坦克。那是我第一次亲手触摸到田宫模型,至今仍清晰记得,当时所有在场小伙伴眼中闪烁的光芒。
升入高中后,我偶然得到两本田宫的模型书——《1997年年刊》和《情景制作指南》,如获至宝。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发小所在的教室门口炫耀,然而,我的举动却打断了课堂秩序,引来了班主任的一顿训斥,险些没收了我的宝贝模型书。
时光荏苒,大学毕业后,我在省城找到了一份工作。拿到第一笔工资的那天,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父母包红包,接下来便直奔模型店。此时的田宫模型,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,感觉和威龙等品牌处于同一档次。我一口气买了好几盒过去梦寐以求的型号,结果导致后半个月只能靠吃素度日。
2007年后,我调到北京工作了大半年,六部口模型、天桥模型、新时模型等实体店成了我周末最常去的地方。我至今还记得一次“大手笔”采购,买了好几盒田宫的经典款式,结果导致身上现金不够,只能向同行的北京同事借钱应急。那位“土著”同事用一种关爱“智障”的眼神看着我,劝我“钱不够就少买点吧!”而我的回答,相信所有模友都会心领神会——“来都来了……”
如今,我已经步入不惑之年,身边的人来来往往,唯一不变的,是陪伴我的那些模型。无论我经历人生的高光时刻还是低谷时期,它们都始终在那里,静静地陪伴着我。即使现在制作模型的时间非常有限,但只要拿出来看看,或者把玩一下,就能给我带来巨大的安宁和抚慰。
回过头来看,在琳琅满目的模型厂商中,田宫模型如今已是一个相对“普通”的品牌——它没有花哨的零件配置和营销手段,不打价格战,产品更新速度也不快,始终卖得不温不火。然而,仔细想想,我又觉得它简直是一个“奇葩”般的存在,一个实实在在的奇迹。田宫模型的组合度堪称完美,开模思路也以方便组装为基础,充分体现了“快乐模型”的宗旨,尤其对新手非常友好。更令人称道的是,比起30多年前的售价,田宫的很多款式现在不仅没有涨价,甚至还变得更加便宜。而当你购买再版的老款模型后,会惊奇地发现,即使是几十年前的模具,产品的品质依旧保持着最佳状态,没有毛边,组合度和锐利度如同刚开模时一般。田宫的考证工作历来最令人放心,它的每款模型都经过细致入微的资料搜集,如果有实物存在,都会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测量实物,并且非常注重版权。田宫在开发出一款基础型号后,从不会急功近利地将所有改型全部开发殆尽,更不会采用改变水贴和涂装的方式来变相圈钱。总之,几十年来,田宫模型始终遵循着自己的经营宗旨,从不随波逐流。就是这么一个看似有点不懂变通、甚至是“傻乎乎”的田宫,在变化莫测、更新换代频繁且市场竞争激烈的模型行业中,却能一直处于顶端的领军行列,其经营理念和敬业精神不得不令人深思。而以上的一切,都与田宫俊作息息相关。
田宫俊作是田宫公司创始人田宫义雄的儿子,他带领公司从木质模型转型为塑胶模型,并发展出相关的耗材、工具等周边产业,最终使田宫公司成为了无数模友心目中的世界拼装模型龙头老大。他可以说是田宫公司发展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人物,为整个模型业界树立了标杆。因此,他的离世,自然会在广大模友当中引起巨大的反响。
那么,我们所悸动的是什么呢?也许是从那些模型身上,我们可以寄托很多东西:对驰骋疆场、建功立业的渴望,对男人基因所带来的骨子里涌动的雄性荷尔蒙的释放,对个人人生最大价值体现的憧憬,对那些一去不复返的伟大时代的追忆,以及对现实难以容忍却又无力改变的无奈……我无法揣测并囊括所有人的意图,所以只能猜测并点到为止。
人生无常,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所爱好的事物也越来越少。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,因为我还有模型,这个会陪伴我终生的爱好,这个在任何时刻都会对我不离不弃的情感寄托。
一路走好,田宫俊作先生,谢谢您给我带来的田宫模型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宝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